金融風暴啟示錄讀后心得體會
《金融風暴啟示錄》:一切還沒有定論歷史往往驚人地相似,而人類常常重復同樣的錯誤。
由美國金融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風暴用一種特殊的形式向人們展示了金融風險的累積、傳播和釋放對金融體系乃至實體經濟的深遠影響。對于以信用為支點的現代金融業來說,風險和收益永遠是同一個硬幣的兩面。其實,這次危機的根源并非美國房地產市場的下跌,次貸只是表象,究其深層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資本的貪婪。金融衍生工具并非洪水猛獸,只是這次華爾街的巨頭們太貪婪,全然不顧及“信托責任”。正如建設工程所需的炸藥,被一幫瘋子用作恐怖活動一樣。
二是多年的美元霸權帶來的嚴重后果。美元霸權既體現在物質層面,也體現在意識層面。在物質層面,美國的強大軍力和世界關鍵商品以美元計價維持著美元在全球的顯赫地位和結構優勢;在意識層面,倡導市場原教旨主義的“新自由主義”支配著全球大部分國家和人民的思維。正是由于美元的霸權地位,才導致了金融風險的掩蓋、累積和傳播,以及最終的強烈爆發。
此次金融風暴最可怕之處,在于美國等發達國家經濟減速所蘊含的不可預測的風險。
但一切都還沒有定論。
美國發達的金融業,此前為美國國民的消費或超前消費提供了保障。多年來,我國政府積極啟動內需,但收效甚微,這與我國金融業的滯后發展是否有關?
如果說“金融風暴”對我國有何啟示的話,關于啟動內需我們是否應領悟到什么?過猶不及,美國的華爾街做過頭了,而我國是否還不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