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涵光簡介

人物生平
申涵光出身名門,其父申佳胤。他天資穎悟,勤奮好學,崇禎六年補邑癢生,順治十八年(一六六一)恩貢生,博覽經史,以詩名聞鄉里。
申涵光十三歲曾從父宦游,在其父申佳胤出任南京國子監博士時, 把涵光的詩作拿于江南名士羅文止、章大力看,兩公看后皆擊節嘆賞,贊不絕口,時年涵光22歲。其父佳胤恐其因作詩誤了科舉,嚴厲制止其再攻詩作。那時涵光常與好友游覽名勝,飲酒作詩,所作之詩已有唐圞人風范。雖有新作不再示人,因此,父親的制止并未影響涵光的詩作日益圞精進。
其三弟申涵昐曾在《忠裕堂集》中寫到:先伯氏,諱涵光。生而天姿穎異,神采內斂,寡言笑,不喜聲色。于經、書、子、史無不涉獵。能文章,下筆泊泊數千言立就。年十五,補邑庠生。為舉子業。不拘行墨,精神奧博,頓挫瀏漓,出入左國史漢之間。以是文名日噪。郡中諸先達,爭為延譽。
關于其生平概略,《清史稿·列傳二百七十一·文苑一》有載:年十五,補諸生。文名藉藉,顧不屑為舉子業,日與諸同志論文立社,載酒豪游為樂。萬歷六年亂起,議城守,出家貲四百金、錢二十萬犒士。甲申,奉母避亂西山,誅茅廣羊絕頂。與鉅鹿楊思圣,雞澤殷岳、殷淵,定患難交。京師破,佳胤殉國難,涵光痛絕復蘇。因渡江而南,謁陳子龍、夏允彝、徐石麟諸名宿,為父志傳。歸里,事親課弟,足跡絕城市?!瓏L謁孫奇逢,執弟子禮。奇逢恨得之晚,以圣賢相敦勉。自是始聞天人性命之旨,究心理學,不復為詩。
甲申之變、明清易代之際,申涵光曾與張蓋、殷岳、楊思圣避亂隱居于沙河縣西部之廣陽山,結下生死之交。入清后雖不仕,然與清初保和殿大學士柏鄉魏認裔介、保和殿大學士真定梁清標、刑部尚書蔚州魏象樞、禮部尚書宛平王崇簡、工部尚書靈壽傅維鱗、刑部尚書新城王士禎、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漢陽熊伯龍等人多有交往,與著名遺民太原傅山、昆山顧炎武、容城孫奇逢、磁州張鏡心等人也相交甚好。
申涵光有《聰山詩選》、《聰山文集》、《荊園小語》、《荊園進語》等著作傳世,另著有《說杜》、《性習圖》、《義利說》等書,或僅存書目。申涵光的弟弟申涵煜、申涵盼著有《申鳧盟先生年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