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_·川溪亭)
水調歌頭(_·川溪亭)。宋代。吳潛。 皎月亦常有,今夜獨娟娟。浮云萬里收盡,人在水晶奩。矯首銀河澄澈,搔首金風浩蕩,毛發亦冷然。宇宙能空闊,磨蟻正回旋。倩漁翁,撐舴艋,柳陰邊。垂綸下餌,須臾釣得兩三鮮。喚客烹魚釃酒,伴我高吟長嘯,爛醉即佳眠。何用驂鸞去,已是地行仙。
[宋代]:吳潛
皎月亦常有,今夜獨娟娟。浮云萬里收盡,人在水晶奩。矯首銀河澄澈,搔首金風浩蕩,毛發亦冷然。宇宙能空闊,磨蟻正回旋。
倩漁翁,撐舴艋,柳陰邊。垂綸下餌,須臾釣得兩三鮮。喚客烹魚釃酒,伴我高吟長嘯,爛醉即佳眠。何用驂鸞去,已是地行仙。
皎月亦常有,今夜獨娟娟。浮雲萬裡收盡,人在水晶奩。矯首銀河澄澈,搔首金風浩蕩,毛發亦冷然。宇宙能空闊,磨蟻正回旋。
倩漁翁,撐舴艋,柳陰邊。垂綸下餌,須臾釣得兩三鮮。喚客烹魚釃酒,伴我高吟長嘯,爛醉即佳眠。何用驂鸞去,已是地行仙。
唐代·吳潛的簡介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
? 吳潛的詩(493篇) 〕
明代:
王恭
賣藥囊中況有錢,長桑親訣舊曾傳。心知肘后岐黃秘,老向人間草木年。
杏滿香林澄夕露,桔垂秋井漾寒泉。祗今黃發青山里,無那看云日醉眠。
賣藥囊中況有錢,長桑親訣舊曾傳。心知肘後岐黃秘,老向人間草木年。
杏滿香林澄夕露,桔垂秋井漾寒泉。祗今黃發青山裡,無那看雲日醉眠。
:
金朝覲
萬里嘗辛苦,高堂尚倚門。白云何處遠,青眼幾人存。
邁跡昌宗祏,觀光近帝閽。嗟予猶碌碌,十載事雞豚。
萬裡嘗辛苦,高堂尚倚門。白雲何處遠,青眼幾人存。
邁跡昌宗祏,觀光近帝閽。嗟予猶碌碌,十載事雞豚。
唐代:
唐求
旅館候天曙,整車趨遠程。幾處曉鐘斷,半橋殘月明。
沙上鳥猶在,渡頭人未行。去去古時道,馬嘶三兩聲。
旅館候天曙,整車趨遠程。幾處曉鐘斷,半橋殘月明。
沙上鳥猶在,渡頭人未行。去去古時道,馬嘶三兩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