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長道中作饑來驅我去二首寄呈劉盧二御史 其二
天長道中作饑來驅我去二首寄呈劉盧二御史 其二。宋代。劉一止。 饑來驅我去,去去復何如。我饑亦何慚,所嘆為此軀。明發著征衫,薄暮投郊墟。煙林號怒風,牛背立饑烏。境惡夢多悸,愁孤郁難舒。念初別鄉邦,短楫穿菰蘆。眼中兩御史,炯炯冰在壺。清游失追攀,負此山繞湖。我行日已西,回首風牽裾。兩公飫文章,筆端吐新腴。愿言繼殘膏,龜腸正空虛。
[宋代]:劉一止
饑來驅我去,去去復何如。我饑亦何慚,所嘆為此軀。
明發著征衫,薄暮投郊墟。煙林號怒風,牛背立饑烏。
境惡夢多悸,愁孤郁難舒。念初別鄉邦,短楫穿菰蘆。
眼中兩御史,炯炯冰在壺。清游失追攀,負此山繞湖。
我行日已西,回首風牽裾。兩公飫文章,筆端吐新腴。
愿言繼殘膏,龜腸正空虛。
饑來驅我去,去去複何如。我饑亦何慚,所歎為此軀。
明發著征衫,薄暮投郊墟。煙林號怒風,牛背立饑烏。
境惡夢多悸,愁孤郁難舒。念初別鄉邦,短楫穿菰蘆。
眼中兩禦史,炯炯冰在壺。清遊失追攀,負此山繞湖。
我行日已西,回首風牽裾。兩公飫文章,筆端吐新腴。
願言繼殘膏,龜腸正空虛。
唐代·劉一止的簡介
劉一止(1078~1160)字行簡,號太簡居士,湖州歸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進士,累官中書舍人、給事中,以敷文閣直學士致仕。為文敏捷,博學多才,其詩為呂本中、陳與義所嘆賞。有《苕溪集》。
...〔
? 劉一止的詩(253篇) 〕
宋代:
梅摯
繡地縈回寶勢長,遍游寧倦徙胡床。禪齋不顧幡風影,講席亂飛花雨香。
苔陣暗連僧榻古,蕉旗低映佛窗涼。我來懶上東臺上,目送霜楸感北堂。
繡地縈回寶勢長,遍遊甯倦徙胡床。禪齋不顧幡風影,講席亂飛花雨香。
苔陣暗連僧榻古,蕉旗低映佛窗涼。我來懶上東臺上,目送霜楸感北堂。
清代:
董訥
漭沆連滄海,風吹一葉輕。村從波際出,草逼浪痕生。
地闊無山影,天空有雁鳴。最憐釜底處,何日奏平成?
漭沆連滄海,風吹一葉輕。村從波際出,草逼浪痕生。
地闊無山影,天空有雁鳴。最憐釜底處,何日奏平成?
唐代:
王維
巖壑轉微徑,云林隱法堂。羽人飛奏樂,天女跪焚香。
竹外峰偏曙,藤陰水更涼。欲知禪坐久,行路長春芳。
巖壑轉微徑,雲林隱法堂。羽人飛奏樂,天女跪焚香。
竹外峰偏曙,藤陰水更涼。欲知禪坐久,行路長春芳。
明代:
朱元璋
憶昔雄師罷戰灰,開平猶有教軍臺。自從南向北征去,直到如今永不來。
思起相從不憚役,想來奮戰愈增哀。有時夢里還相見,抱鼓聲中旗甲開。
憶昔雄師罷戰灰,開平猶有教軍臺。自從南向北征去,直到如今永不來。
思起相從不憚役,想來奮戰愈增哀。有時夢裡還相見,抱鼓聲中旗甲開。
南北朝:
鄒浩
幾日長亭復短亭,霜梅夾路喜相迎。風光總屬君家管,霽色偏隨馬足生。
老酒盈杯誰款曲,少陵佳句謾分明。回頭安福前山曉,八桂蒼蒼無限情。
幾日長亭複短亭,霜梅夾路喜相迎。風光總屬君家管,霽色偏隨馬足生。
老酒盈杯誰款曲,少陵佳句謾分明。回頭安福前山曉,八桂蒼蒼無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