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蘊(yùn)作巫山高愛其飄逸因亦作兩篇 其二
葛蘊(yùn)作巫山高愛其飄逸因亦作兩篇 其二。宋代。王安石。 巫山高,偃薄江水之滔滔。水于天下實(shí)至險(xiǎn),山亦起伏為波濤。其巔冥冥不可見,崖岸斗絕悲猿猱。赤楓青櫟生滿谷,山鬼白日樵人遭。窈窕陽臺彼神女,朝朝暮暮能云雨。以云為衣月為褚,乘光服暗無留阻。昆崙曾城道可取,方丈蓬萊多伴侶。塊獨(dú)守此嗟何求,況乃低徊夢中語。
巫山高,偃薄江水之滔滔。水于天下實(shí)至險(xiǎn),山亦起伏為波濤。
其巔冥冥不可見,崖岸斗絕悲猿猱。赤楓青櫟生滿谷,山鬼白日樵人遭。
窈窕陽臺彼神女,朝朝暮暮能云雨。以云為衣月為褚,乘光服暗無留阻。
昆崙曾城道可取,方丈蓬萊多伴侶。塊獨(dú)守此嗟何求,況乃低徊夢中語。
王安石簡介
唐代·王安石的簡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qū)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xué)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fēng)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shí)照我還。”
...〔 ? 王安石的詩(1607篇) 〕猜你喜歡
叉魚招張功曹(署)
叉魚春岸闊,此興在中宵。大炬然如晝,長船縛似橋。
深窺沙可數(shù),靜搒水無搖。刃下那能脫,波間或自跳。
中鱗憐錦碎,當(dāng)目訝珠銷。迷火逃翻近,驚人去暫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