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羅門引(別杜叔高。叔高長於楚詞)
婆羅門引(別杜叔高。叔高長於楚詞)。宋代。辛棄疾。 落花時節,杜鵑聲里送君歸。未消文字湘累。只怕蛟龍云雨,后會涉難期。更何人念我,老大傷悲。已而已而。算此意、只君知。記取岐亭買酒,云洞題詩。爭如不見,才相見、便有別離時。千里月、兩地相思。
[宋代]:辛棄疾
落花時節,杜鵑聲里送君歸。未消文字湘累。只怕蛟龍云雨,后會涉難期。更何人念我,老大傷悲。
已而已而。算此意、只君知。記取岐亭買酒,云洞題詩。爭如不見,才相見、便有別離時。千里月、兩地相思。
落花時節,杜鵑聲裡送君歸。未消文字湘累。隻怕蛟龍雲雨,後會涉難期。更何人念我,老大傷悲。
已而已而。算此意、隻君知。記取岐亭買酒,雲洞題詩。爭如不見,才相見、便有別離時。千裡月、兩地相思。
唐代·辛棄疾的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
? 辛棄疾的詩(792篇) 〕
兩漢:
佚名
初酒醒,乍衣單。褪著裙兒側著冠。門外小橋寒食夜,月明人去杏花殘。
初酒醒,乍衣單。褪著裙兒側著冠。門外小橋寒食夜,月明人去杏花殘。
宋代:
劉才邵
不將簾幕掛檐唇,欲聽飛霙點繡茵。門外湖山元早白,醉中笑語不嫌真。
爐煙盡日飄香霧,茗盌侵湯攪玉塵。莫怪更深寒力減,瑤墀今日布王春。
不將簾幕掛檐唇,欲聽飛霙點繡茵。門外湖山元早白,醉中笑語不嫌真。
爐煙盡日飄香霧,茗盌侵湯攪玉塵。莫怪更深寒力減,瑤墀今日布王春。
明代:
林熙春
漢家循吏次公尊,六息繇來自主恩。洱海夙歸山斗望,閩山還憶保釐垣。
百年詒谷庭蘭茂,三徑栽花渭竹存。祇恐圣朝招隱急,風雷半夜起云屯。
漢家循吏次公尊,六息繇來自主恩。洱海夙歸山鬥望,閩山還憶保釐垣。
百年詒谷庭蘭茂,三徑栽花渭竹存。祇恐聖朝招隱急,風雷半夜起雲屯。
宋代:
陸游
木落霜清水鳥呼,扁舟夜泊古城隅。
吹殘畫角鐘初動,低盡寒空斗欲無。
木落霜清水鳥呼,扁舟夜泊古城隅。
吹殘畫角鐘初動,低盡寒空鬥欲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