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秀才往安南
送王秀才往安南。唐代。楊衡。 君為蹈海客,客路誰諳悉。鯨度乍疑山,雞鳴先見日。所嗟回棹晚,倍結離情密。無貪合浦珠,念守江陵橘。
[唐代]:楊衡
君為蹈海客,客路誰諳悉。鯨度乍疑山,雞鳴先見日。
所嗟回棹晚,倍結離情密。無貪合浦珠,念守江陵橘。
君為蹈海客,客路誰諳悉。鯨度乍疑山,雞鳴先見日。
所嗟回棹晚,倍結離情密。無貪合浦珠,念守江陵橘。
唐代·楊衡的簡介
[唐](約公元七六六年前后在世)字仲師,吳興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代宗大歷初年前后在世。天寶間,避地至江西,與符載、李群、李渤(全唐詩作符載、崔群、宋濟。此從唐才子傳)等同隱廬山,結草堂于五老峰下,號“山中四友”。日以琴酒相娛。衡工吟詠,嘗吟罷自賞其作,抵掌大笑,長謠曰:“一一鶴聲飛上天”。蓋自謂其聲韻響徹如此。有人盜其文登第,衡因詣闕,亦登第,見其人,盛怒曰:“一一鶴聲飛上天,在否?其人答曰:“此句知兄最惜,不敢偷”。衡乃笑曰:“若是,猶可恕也”。官至大理評事。衡著有詩集一卷,《唐才子傳》傳于世。
...〔
? 楊衡的詩(54篇) 〕
清代:
陳恭尹
去是新秋來是冬,一年蹤跡嶺云中。猶同遁世人無悶,獨有名山路未窮。
采硯每逢蕉葉白,買舟頻系荔支紅。羅浮括入歸囊里,曾否江門夢釣翁。
去是新秋來是冬,一年蹤跡嶺雲中。猶同遁世人無悶,獨有名山路未窮。
采硯每逢蕉葉白,買舟頻系荔支紅。羅浮括入歸囊裡,曾否江門夢釣翁。
:
項安世
晦翁一別遂千秋,跨鹿乘云何處游。
人隨流水去不返,名與好山空自留。
晦翁一別遂千秋,跨鹿乘雲何處遊。
人隨流水去不返,名與好山空自留。
清代:
王孫蔚
才離越嶺又吳湄,寥落江湖憶故居。感憤千秋《鸚鵡賦》,雅騷一代《鷓鴣》詩。
籬栽黃菊知今是,路入桃花自古疑。乘興莫停明月棹,輞川山色待王維。
才離越嶺又吳湄,寥落江湖憶故居。感憤千秋《鸚鵡賦》,雅騷一代《鷓鴣》詩。
籬栽黃菊知今是,路入桃花自古疑。乘興莫停明月棹,輞川山色待王維。
:
釋宗杲
青氈本是吾家物,今日重還舊日僧。
珍重圣恩何以報,萬年松上一枝藤。
青氈本是吾家物,今日重還舊日僧。
珍重聖恩何以報,萬年松上一枝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