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納蘭性德的詩 > 琵琶仙·中秋

    琵琶仙·中秋

    [清代]:納蘭性德

    碧海年年,試問取、冰輪為誰圓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輝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盡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對,舊時(shí)明月。

    花徑里、戲捉迷藏,曾惹下蕭蕭井梧葉。記否輕紈小扇,又幾番涼熱.。只落得,填膺百感,總茫茫、不關(guān)離別。一任紫玉無情,夜寒吹裂。

    琵琶仙·中秋譯文及注釋

    譯文

    碧海青天,年年如此,而云間的月亮,卻為何時(shí)圓時(shí)缺。今夜里,金風(fēng)送爽,土花映碧,畫欄桂樹懸掛著一縷秋香;月亮光就像白雪一般晶瑩透澈。誰知道,這好天良夜,卻讓人憂愁,讓人悲咽。孤身只影,怎么可面對舊時(shí)明月。

    那時(shí)節(jié),也是這么個(gè)中秋夜,你和我,花徑里捉迷藏,曾經(jīng)將金井梧桐的霜葉驚落。手上輕巧的小紈扇,至今又經(jīng)歷幾番涼熱。一時(shí)間,不由得百感叢生;但這又與一般的相思離別無關(guān)。面對這舊時(shí)明月,只好讓無情的紫玉蕭,于寒風(fēng)中吹烈。

    注釋

    碧海:傳說中的海名。

    冰輪:月亮代名之一,歷來用以形容皎潔的滿月。

    吹到二句:謂秋風(fēng)把一片秋花吹開了,那明亮的月光猶如白雪。清輝,指明亮的月光。

    花徑二句:捉迷藏,又稱逮貓兒,兒童玩的一種游戲。井梧葉:謂井邊的梧桐樹葉。

    輕紈小扇:即紈扇。

    一任二句:紫玉,指笛簫,因截紫竹所制,故名。

    參考資料:

    1、張秉戍.納蘭詞箋注:北京出版社,2000

    2、施議對.納蘭性德集:鳳凰出版社,2011

    琵琶仙·中秋創(chuàng)作背景

      詞作乃中秋月下,對于昔時(shí)情愛的思憶。此詞可能作于康熙十六年(1678)中秋。這年春天,納蘭妻盧氏病故。

    參考資料:

    1、施議對.納蘭性德集:鳳凰出版社,2011

    琵琶仙·中秋鑒賞

      “碧海年年,試問取、冰輪為誰圓缺?”在蒼茫的夜色中,作者抬頭仰望天空,中秋月圓,其景何其美好;然而他卻觸景生情,發(fā)此疑問。通過此句,我們似乎看出了他心中的悲涼:日月輪回不斷,春花秋月年年,這些都只會令他徒增煩惱;是因?yàn)榧讶瞬辉冢缃竦乃斡跋嗟趺矗俊按档揭黄锵悖遢x了如雪”,不知哪里吹來的秋風(fēng),帶來一陣芬芳;月亮的清輝籠罩了周圍寂寞的空氣,如同冰雪一樣寒冷。此句是寫景,卻是寄情于景,情景交融,寒冷的是清輝還是他那顆受傷的心?回想往昔,那“一生一代一雙人”,曾經(jīng)花前月下,欣賞這良宵美景,“記當(dāng)時(shí),垂柳絲,花枝,滿庭蝴蝶兒。”只影而今,物是人非,在這如同舊時(shí)的明月下重拾往事,只會令他“填膺百感”。

      詞的上片寫現(xiàn)實(shí),現(xiàn)實(shí)是充滿了悲涼,其情之苦,足以震憾一切感性的心靈。用“冰輪”喻明月,用“雪”喻明月的清輝,更增加了意境的清冷。“只影而今,那堪重對,舊時(shí)明月。”此句道出了作者“盡成悲咽”的緣由:原來是故人不在,作者在思念他的亡妻;然而“明月不諳離恨苦”,偏要打動他那顆敏感脆弱的心,叫他情何以堪。

      下闕寫詞人仰望明月憶及往事。“花徑里、戲捉迷藏,曾惹下蕭蕭井梧葉。”明月下,芳叢里,詞人與心上人嬉戲,游玩,雖然并未著墨描摹具體情狀,而梧桐葉的緩緩飄落中,縱情的歡笑聲,親昵的嘶鬧聲,在一片月色下朗朗可聞,其人之天真爛漫,其情之親密無間,已不言自明,詞人對故人往事的深深思戀,直抵人心深處。只是光陰荏苒,輕紈小扇輕搖又搖走了幾番寒暑,去者不可追,如今只剩下詞人中宵獨(dú)立,“填膺百感”,而明月還是當(dāng)時(shí)的明月,清輝未減分毫。中秋月光照耀,本該是眾家歡聚之時(shí),容若心中卻荒涼如大漠。吹裂紫玉蕭也難散愁心。

    納蘭性德簡介

    唐代·納蘭性德的簡介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gè)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yù),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shí)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guān)聯(lián)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jīng)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huán)境背景,加之個(gè)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chuàng)作呈現(xiàn)出獨(dú)特的個(gè)性和鮮明的藝術(shù)風(fēng)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 ? 納蘭性德的詩(218篇)

    猜你喜歡

    春詞二首

    宋代張嵲

    無復(fù)余聲到耳邊,衡門不閉亦蕭然。

    風(fēng)枝鳥語皆無賴,每向春晴聒晝眠。

    雜詩 其二

    清代鄒堯廷

    巖疆?dāng)?shù)十里,良楛各異族。地連潁與毫,獷悍習(xí)成俗。

    頗聞道旁言,謂我少嚴(yán)酷。撫心良自慚,十載負(fù)民牧。

    謫居

    宋代王禹偁

    親老復(fù)嬰孩,吾生自可哀。

    無田得歸去,有俸是嗟來。

    晚泊廖村

    明代王弘誨

    旅宿依沙際,帆檣兩岸陰。村舂涵樹亂,市釀傍花斟。

    風(fēng)定猿聲密,波澄鳥語沉。客懷聊自慰,清夜聽歌音。

    城東行事去李簡夫甚邇可以卜見而俱有往返之禁因戲?yàn)楦桉Y寄

    宋代彭汝礪

    故人咫尺水東頭,我欲見之心悠悠。有足欲往不自由,形骸靜對鶯花留。

    我思肥陵昔之游,云霧密鎖城上樓。把酒待月生海陬,月到行午醉未休。

    次韻

    明代鄭潛

    山從遠(yuǎn)浦盡,路向斷橋過。破屋鳴春雨,寒潮送晚波。

    故人耀華轂,小隱隔蓬窩。出處從吾好,前川寄一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