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行望云山
曉行望云山。宋代。楊萬里。 霽天欲曉未明間,滿目奇峰總可觀。卻有一峰忽然長,方知不動是真山。
[宋代]:楊萬里
霽天欲曉未明間,滿目奇峰總可觀。
卻有一峰忽然長,方知不動是真山。
霽天欲曉未明間,滿目奇峰總可觀。
卻有一峰忽然長,方知不動是真山。
譯文
下了一夜的雨,東方剛破曉,詩人出門,影影綽綽地看到天邊有連綿不斷的山巒。
忽然他發現有一座山峰向上升,于是在對比之下,知道那不動的山,才是真山。
注釋
可觀:壯觀。
方知:才知道。
從第一句看“時候”,從第二句看“景象”。重視“霽”的理解。①善于攝取自然景物的特征,把曉行所見靜與動的景致寫得變幻神奇。②把云誤當山峰,寫得新穎、活潑,很有情趣。③語言質樸自然,明白如話,卻把景物描摹得生動逼真。
作者以自己由錯覺到獲得真知的體會告訴人們:生活中,常有以假亂真的現象發生,但假象終究不能掩蓋真實。我們想要不被假象所迷惑,就應全面深入地觀察事物,以明辨真偽。(第一層指明其中的道理,第二層應表明我們的態度。兩個要點遞進展開。)
誠齋體的突出特點就是善于巧妙地攝取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動態。如《曉行望云山》:'卻有一峰突然長,方知不動是真山。'
《曉行望云山》,描寫的是自己的新鮮感覺,展現的是詩人的心靈世界。
唐代·楊萬里的簡介
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男,漢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人。南宋杰出詩人,與尤袤、范成大、陸游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南宋四大家”。
...〔
? 楊萬里的詩(4083篇) 〕
宋代:
鄭思肖
無力可為用,登樓欲斷魂。望西憂逆賊,指北說中原。
糧運供淮餉,軍行戍漢屯。何年遂所志,一統正乾坤。
無力可為用,登樓欲斷魂。望西憂逆賊,指北說中原。
糧運供淮餉,軍行戍漢屯。何年遂所志,一統正乾坤。
宋代:
劉黻
何年海上還,坐鎮此山川。筆硯歸京闕,衣冠帶瘴煙。
一生忠膽在,萬古黨名傳。吾道多流落,西風問老天。
何年海上還,坐鎮此山川。筆硯歸京闕,衣冠帶瘴煙。
一生忠膽在,萬古黨名傳。吾道多流落,西風問老天。
明代:
湛若水
盛夏郁郁苦炎氛,諸公一來滿座春。翠筱炊煙浮雜俎,腐儒粗糲薦香蘋。
酒行未幾起者半,會合況豈由乎人。欲托長歌歌不足,金蘭為我盡殷勤。
盛夏郁郁苦炎氛,諸公一來滿座春。翠筱炊煙浮雜俎,腐儒粗糲薦香蘋。
酒行未幾起者半,會合況豈由乎人。欲托長歌歌不足,金蘭為我盡殷勤。
宋代:
姜夔
越國霸來頭已折,洛京歸后夢猶驚。
沉思只羨天隨子,蓑笠寒江過一生。
越國霸來頭已折,洛京歸後夢猶驚。
沉思隻羨天隨子,蓑笠寒江過一生。
:
韓雍
十月江南天未霜,蒙茸野薺滿園荒。旋呼童子尋根摘,便付庖人入鼎嘗。
薦酒漫誇蒲筍懶,調羹殊勝韭芽香。居閒茹美皆君賜,補報無能感意長。
十月江南天未霜,蒙茸野薺滿園荒。旋呼童子尋根摘,便付庖人入鼎嘗。
薦酒漫誇蒲筍懶,調羹殊勝韭芽香。居閒茹美皆君賜,補報無能感意長。
宋代:
高斯得
男兒獨立天地間,太華絕尖一何陗。
子房不肯下蕭曹,伯夷本自輕周召。
男兒獨立天地間,太華絕尖一何陗。
子房不肯下蕭曹,伯夷本自輕周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