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天樂 次韻謝倦翁
齊天樂 次韻謝倦翁。宋代。張伯淳。 班荊傾蓋當時事,回頭屢更寒暑。倦翼才還,蒼顏易得,零落江陵千樹。相逢冷署。且莫訝儒冠,解將人誤。計我生朝,采箋新調映紅炬。投閑誰道太早,人生行樂耳,何地非旅。綠暗書眸,紅生醉臉,聊對檐花細雨。移尊共語。問何日扁舟,嫩荷香處。坐待蟾光,四更猶未吐。
[宋代]:張伯淳
班荊傾蓋當時事,回頭屢更寒暑。倦翼才還,蒼顏易得,零落江陵千樹。相逢冷署。且莫訝儒冠,解將人誤。計我生朝,采箋新調映紅炬。投閑誰道太早,人生行樂耳,何地非旅。綠暗書眸,紅生醉臉,聊對檐花細雨。移尊共語。問何日扁舟,嫩荷香處。坐待蟾光,四更猶未吐。
班荊傾蓋當時事,回頭屢更寒暑。倦翼才還,蒼顔易得,零落江陵千樹。相逢冷署。且莫訝儒冠,解將人誤。計我生朝,采箋新調映紅炬。投閑誰道太早,人生行樂耳,何地非旅。綠暗書眸,紅生醉臉,聊對檐花細雨。移尊共語。問何日扁舟,嫩荷香處。坐待蟾光,四更猶未吐。
唐代·張伯淳的簡介
張伯淳(1242—1302),字師道,號養蒙,崇德(今浙江桐鄉)人。祖父張汝昌,官至迪功郎,與石門酒官張子修為鄰,兩家并有池館園林之勝,號東西園,結社觴詠,時稱東西二張。父張琥,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進士,累官朝議大夫、崇德開國男。與趙孟頫為中表,人物相望。張伯淳9歲舉童子科,以父蔭銓迪功郎、淮陰尉,改揚州司戶參軍。
...〔
? 張伯淳的詩(78篇) 〕
宋代:
劉克莊
我與蒙倛相類,君似季咸而非。
老子曾傳口訣,道人勿泄天機。
我與蒙倛相類,君似季鹹而非。
老子曾傳口訣,道人勿洩天機。
清代:
姚燮
二鼓黃壘堡,三鼓香城村。旋風飐輪角,沙葉為蔽昏。
大河莽東注,石閘西營屯。奔蹄不受役,縱性投沄渾。
二鼓黃壘堡,三鼓香城村。旋風飐輪角,沙葉為蔽昏。
大河莽東注,石閘西營屯。奔蹄不受役,縱性投沄渾。
明代:
楊士奇
歸來語向誰,白發故交稀。滿目亭臺好,傷心俗化微。
慌迷攜鶴徑,慚過釣魚磯。童子何知我,猶嗤舊素衣。
歸來語向誰,白發故交稀。滿目亭臺好,傷心俗化微。
慌迷攜鶴徑,慚過釣魚磯。童子何知我,猶嗤舊素衣。
近代:
陳仁德
揮手憑欄意氣橫,狂飆浩蕩掃神京。只今惟有寒鴉噪,曾伴樓頭萬歲聲。
揮手憑欄意氣橫,狂飆浩蕩掃神京。隻今惟有寒鴉噪,曾伴樓頭萬歲聲。
清代:
屈大均
萬仞蓮花掛碧天,飛來蒼翠玉樓前。美人雙倚仙人掌,舞袖回風絕可憐。
萬仞蓮花掛碧天,飛來蒼翠玉樓前。美人雙倚仙人掌,舞袖回風絕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