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湛若水的詩 >
奉次郊壇嘉會聯(lián)句六韻酬汪中丞夏黃門見示之作兼呈同會諸公
奉次郊壇嘉會聯(lián)句六韻酬汪中丞夏黃門見示之作兼呈同會諸公
奉次郊壇嘉會聯(lián)句六韻酬汪中丞夏黃門見示之作兼呈同會諸公。明代。湛若水。 合觀非為逢嘉節(jié),感節(jié)遙同萬國歡。家家舜日迎時景,蕩蕩堯天共簡寬。勝事且于玄圃見,高丘長有彩云團。黃門殊錫紆金綬,烏府先生正豸冠。卻慚德義酬三益,莫負芳尊對二難。領得秋香何處贈,欲依閶闔獻瑯玕。
[明代]:湛若水
合觀非為逢嘉節(jié),感節(jié)遙同萬國歡。家家舜日迎時景,蕩蕩堯天共簡寬。
勝事且于玄圃見,高丘長有彩云團。黃門殊錫紆金綬,烏府先生正豸冠。
卻慚德義酬三益,莫負芳尊對二難。領得秋香何處贈,欲依閶闔獻瑯玕。
合觀非為逢嘉節(jié),感節(jié)遙同萬國歡。家家舜日迎時景,蕩蕩堯天共簡寬。
勝事且于玄圃見,高丘長有彩雲團。黃門殊錫紆金綬,烏府先生正豸冠。
卻慚德義酬三益,莫負芳尊對二難。領得秋香何處贈,欲依閶闔獻瑯玕。
唐代·湛若水的簡介
(1466—1560)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jiān)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并進”,反對“知先行后”,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謚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 湛若水的詩(984篇) 〕
明代:
徐熥
共倚孤篷月似霜,夜深風露滿胡床。應知此月重圓夜,君在他鄉(xiāng)我故鄉(xiāng)。
共倚孤篷月似霜,夜深風露滿胡床。應知此月重圓夜,君在他鄉(xiāng)我故鄉(xiāng)。
唐代:
蘇颋
在昔堯舜禹,遺塵成典謨。圣皇東巡狩,況乃經此都。
樓觀紛迤邐,河山幾縈紆。緬懷祖宗業(yè),相繼文武圖。
尚德既無險,觀風諒有孚。豈如汾水上,簫鼓事游娛。
在昔堯舜禹,遺塵成典謨。聖皇東巡狩,況乃經此都。
樓觀紛迤邐,河山幾縈紆。緬懷祖宗業(yè),相繼文武圖。
尚德既無險,觀風諒有孚。豈如汾水上,簫鼓事遊娛。
明代:
黃廷用
病馀還覺冶游勞,風景悠然思轉豪。水繞林深山日隱,洞開云凈海天遙。
浮生枉試腹中劍,塵世空藏笑里刀。我愿晚陰分石榻,英雄誰復說孫曹。
病馀還覺冶遊勞,風景悠然思轉豪。水繞林深山日隱,洞開雲淨海天遙。
浮生枉試腹中劍,塵世空藏笑裡刀。我願晚陰分石榻,英雄誰複說孫曹。
宋代:
張耒
心悸西江浪似山,眼明僧舍一窗閑。
從今要見廬山面,畫作屏風靜處看。
心悸西江浪似山,眼明僧舍一窗閑。
從今要見廬山面,畫作屏風靜處看。
明代:
王弘誨
季子坡翁懷古間,松楸石竇水潺湲。源源本本鐘情處,家在泉南第幾山。
季子坡翁懷古間,松楸石竇水潺湲。源源本本鐘情處,家在泉南第幾山。
唐代:
王建
戴勝誰與爾為名,木中作窠墻上鳴。聲聲催我急種谷,
人家向田不歸宿。紫冠采采褐羽斑,銜得蜻蜓飛過屋。
可憐白鷺滿綠池,不如戴勝知天時。
戴勝誰與爾為名,木中作窠牆上鳴。聲聲催我急種谷,
人家向田不歸宿。紫冠采采褐羽斑,銜得蜻蜓飛過屋。
可憐白鷺滿綠池,不如戴勝知天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