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筟
部首竹部 總筆畫13畫 結(jié)構(gòu)上下
五筆TEBF 統(tǒng)一碼7B5F
筆順ノ一丶ノ一丶ノ丶丶ノフ丨一
名稱撇、橫、點、撇、橫、點、撇、點、點、撇、橫撇/橫鉤、豎鉤、橫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筟
⒈ ?絡絲紡紗的工具。
⒉ ?竹腔里的白色薄膜。
統(tǒng)一碼
筟字UNICODE編碼U+7B5F,10進制: 31583,UTF-32: 00007B5F,UTF-8: E7 AD 9F。
筟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 筟的意思、基本解釋,筟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筟【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7畫
《廣韻》《集韻》芳無切,音敷。《說文》筳也。筳,織緯者。
又竹中衣。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筟【卷五】【竹部】
筳也。從竹孚聲,讀若《春秋》魯公子彄。芳無切
說文解字注
(筟)筳也。筳筦筟三名一物也。方言曰。繀車、趙魏之閒謂之轣轆車。東齊海岱之閒謂之道軌。按自其轉(zhuǎn)旋言之。謂之厤鹿。亦謂之道軌。亦謂之鹿車。自其箸絲之筳言之。謂之繀車。亦謂之筟車。實卽今之籆車也。從竹。孚聲。讀若春秋魯公子彄。公子彄見春秋經(jīng)隱公五年。臧僖伯也。孚聲在三部。區(qū)聲在四部。合音冣近。今音芳無切。
- 筟的詞語
- 筟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