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血刃的成語故事

拼音bīng bù xuè rèn
基本解釋兵:兵器;刃:刀劍等的鋒利部分。兵器上沒有沾血。指未經(jīng)激烈的流血戰(zhàn)斗就取得了勝利。
出處先秦 荀況《荀子 議兵》:“故近者親其善,遠(yuǎn)方慕其義,兵不血刃,遠(yuǎn)邇來服。”
兵不血刃的典故
東晉的屯騎校尉郭默作戰(zhàn)勇敢,曾與后趙的建立者石勒等作過戰(zhàn),石勒等都很怕他。但此人一貫驕橫跋扈,把誰都不放在眼里,有一次因為泄私憤竟然殺死了平南將軍劉胤。事后,還大膽偽造詔書,誣諂劉胤謀反,向各州郡通報。這件事暴露后宰相王導(dǎo)怕朝廷無力懲處他,不但不向他問罪,反而加封他的官職。
陶侃知道這件事后,一方面上書朝廷請求討伐郭默,一方面寫信給王導(dǎo),要求他采取果斷措施。信中有兩句話寫得非常有力:“郭默殺害州官,朝廷就任命他當(dāng)州官。難道他殺害宰相,也就讓他當(dāng)宰相不成!”
王導(dǎo)讀了這封信,受到很大的觸動,便派了陶侃率軍去討伐郭默。郭默深知陶侃領(lǐng)兵作戰(zhàn)十分厲害,聽說他親自來討伐,非常焦急,打算率軍離開江州南下。但陶侃出兵神速,郭默還未離城,陶侃的大軍就已經(jīng)將江州團(tuán)團(tuán)圍住。
郭默想固守城池,但又知道自己不是陶侃對手,怕城破后難逃性命;想開城門投降,又怕朝廷要殺他的頭,真是左右為難。他手下的一名叛將見大勢已去,將他逮捕后開城門投降。陶侃終于不戰(zhàn)而取得勝利,平定了這次叛亂。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兵不血刃)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顧后瞻前 | 《封神演義》第五三回:“你往我來,遭著兵刃命隨傾;顧后瞻前,錯了心神身不保。” |
刑期無刑 | 語出《書 大禹謨》:“刑期于無刑。” |
費盡心機 | 宋 戴復(fù)古《石屏集 論詩絕句》:“有時勿得驚人句,費盡心機做不成。” |
寧為雞口,不為牛后 | 《戰(zhàn)國策·韓策一》:“臣聞鄙語曰:‘寧為雞口,無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異于牛后乎?” |
止沸益薪 | 明·李贄《為黃安二上人書》之三:“對高潔人談高潔,已為止沸益薪,況高潔十倍哉!” |
鋪天蓋地 | 宋 釋惟白《續(xù)傳燈錄 卷二 志仁禪師》:“問:‘如何是和尚家風(fēng)?’師曰:‘遮天蓋地。’” |
化鴟為鳳 | 語出《后漢書·循吏傳·仇覽》:“時考城令河內(nèi)王渙,政尚嚴(yán)猛,聞覽以德化人,署為主簿。謂覽曰:‘主簿聞陳元之過,不罪而化之,得少鷹鹯之志邪?’覽曰:‘以為鷹鹯不若鸞鳳。’” |
萬馬奔騰 | 宋 劉一止《水村一首示友人》:“秋光有盡意無盡,萬馬奔騰山作陣。” |
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 | 清·張岱《與祁世培》:“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緬焉呈面,公姑具眼,是妍是丑,其必有以區(qū)別之也。” |
性急口快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40回:“那何小姐性急口快,便道:‘娘這話也說得是,那么著,我就在家里服侍婆婆,叫我妹子跟了他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