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之不存,毛將安傅的成語故事

拼音pí zhī bù cún,máo jiāng ān fù
基本解釋存:存留;附:附著。皮都沒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礎,就不能存在。
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將安傅?”
皮之不存,毛將安傅的典故
春秋時,晉國的公子夷吾求秦國幫他登上王位,并答應給五座城池。夷吾成為晉惠公后就違背諾言。后來秦國遇饑荒向晉國借糧,晉惠公也沒答應。大臣虢射對晉惠公說:“我們借糧也不能改善關系,就好比‘皮之不存,毛將安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皮之不存,毛將安傅)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焦頭爛額 | 東漢 班固《漢書 霍光傳》:“令論功而清賓,曲突徙薪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耶?” |
有兩下子 | 歐陽山《三家巷》:“蔣介石這個角色還是有兩下子的。” |
防患于未然 | 《周易 既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樂府詩集 君子行》:“君子防未然。” |
二八佳人 | 宋·蘇軾《李鈴轄座上分題戴花》詩:“二八佳人細馬馱,十千美酒渭城歌。” |
寧為雞口,毋為牛后 | 章炳麟《社會通詮商兌》:“寧為雞口,毋為牛后,與使他人啖我而飽也,寧自啖而不足。” |
列風淫雨 |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練字》:“《尚書大傳》有‘別風淮雨’,《帝王世紀》云‘列風淫雨’;‘別’、‘列’、‘淮’、‘淫’,字似潛移;‘淫’‘列’義當而不奇,‘淮’‘別’理乖而新異。 |
倒懸之危 | 《孟子 公孫丑上》:“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如解倒懸也。 |
毀于一旦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竇融傳》:“百年累之,一朝毀之。” |
前腳后腳 | |
敢不承命 | 《儀禮·士昏禮》:“吾君子順先典,貺某重禮,某不敢辭,敢不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