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秋的成語故事

拼音yī rì sān qiū
基本解釋一天不見面;就像過了三年。比喻分別時間雖短;卻覺得很長。形容思念殷切。
出處南朝 梁 何遜《為衡山侯與婦書》:“路邇人遐,音塵寂絕,一日三秋,不足為喻。”
一日三秋的典故
出自中國最古老的民歌集《詩經》王風?釆葛篇:
彼釆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釆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釆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這是一首懷念人的詩,被懷念者可能是女性。古時的歌謠很多是歌唱愛情的,因此這首詩可以當作男人思念愛人的歌詞。
全詩的意思是說:我憶念中的人兒啊!她在外面釆摘葛藤,一天不看見她,就如三個月不見那樣!她正在野外釆摘艾草,一天沒有見她的面,就像隔了三年啊!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一日三秋)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德重恩弘 | 唐·韓愈《袁州刺史謝上表》:“顯榮頻煩,稱效寂蔑,又蒙赦其罪累,授以方州,德重恩弘。” |
輪焉奐焉 | 西漢 戴圣《禮記 檀弓下》:“美哉輪焉!美哉奐焉!” |
離經辨志 | 《禮記·學記》:“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 |
易子而教 | |
零光片羽 | 黃遠庸《記者眼光中之孫中山》:“其所對北京內外記者所言,皆不過此三種政策之零光片羽,蓋孫先生之樂觀主義如此。” |
自強不息 | 《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
漏洞百出 | 姚雪垠《<歧路燈>序》:“我們從《歧路燈》中感到親切的部分往往不是道貌岸然的人物,而是各種世俗人物,同時也看出來封建禮教和制度的漏洞百出。” |
頓挫抑揚 | 宋 魏慶之《詩人玉屑 靖節 休齋論〈歸去來辭〉》:“陶淵明罷彭澤令,賦《歸去來》,而自命曰辭。迨今人歌之,頓挫抑揚,自協聲律,蓋其詞高甚。” |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三十七回:“宋江聽罷,扯定兩個公人說道:“卻是苦也!正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
流離轉徙 | 清 戴名世《周烈婦傳》:“與其婦翁皆賤業,兩人流離轉徙者久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