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者不可得兼的成語故事

拼音èr zhě bù kě dé jiān
基本解釋兩項之中只能得其一,不能兼而有之。
出處《孟子 告子上》:“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暫未找到成語二者不可得兼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二者不可得兼)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高 | 清·張岱《岱志》:“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高。未到泰山者,泰山壁立千丈,不藉寸土,櫛沐甚凈。” |
恨鐵不成鋼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96回:“只為寶玉不上進,所以時常恨他,也不過是‘恨鐵不成鋼’的意思。” |
束手無策 | 宋 王柏《魯齋集》:“士大夫念慮不及此,一旦事變之來,莫不束手無策。” |
阿世取容 | 魯迅《漢文學史綱要》第六篇:“至叔孫通,則正以曲學阿世取容,非重其能定朝儀,知典禮也。” |
蠢蠢欲動 | 南朝 宋 劉敬叔《異苑 句容水脈》:“掘得一黑物,無有首尾,形如數百斛舡,長數十丈,蠢蠢而動。” |
雪兆豐年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回:“古人云:‘雪兆豐年’。” |
自強不息 | 《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
連編累牘 | 清 魏子安《花月痕》第三回:“雖終日兀坐車中,不發一語,其實連編累牘也寫不了他胸中情緒。” |
目不忍見 | 《廣東軍務記》:“真為目不忍見。” |
觸目皆是 | 魯迅《華蓋集續編 一點比喻》:“北京真是人海,情形可大不相同了,單是羊肉鋪就觸目皆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