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容不迫的成語故事

拼音cóng róng bù pò
基本解釋從容:不慌不忙;鎮(zhèn)靜;不迫:不急促。形容臨事不慌不忙;鎮(zhèn)定沉著。
出處魏蘭《<浙案紀(jì)略>原序》:“當(dāng)其臨事之時,從容不迫,顏色不變,尤非庸常之輩所能及。”
從容不迫的典故
莊子,名周,宋國蒙人,是戰(zhàn)國時的哲學(xué)家。有一天,莊子和當(dāng)時宋國的另一名哲學(xué)家惠子一同在濠水岸邊觀魚。 莊子說:“你看這條魚在水中游得多么從容自在啊!它是多么地 快樂! 惠子說:“你又不是魚,怎么知道它們現(xiàn)在很快樂呢? 莊子說:“你又不是我,怎么能斷定我不知道它們現(xiàn)在很快樂 呢? 惠子說:“我不是你,當(dāng)然不知道你是喜是憂。但你總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則是肯定無疑的。”
莊子說:“我們從頭說起:你剛才問我怎么知道魚是快樂的,這說明你知道我了解魚的快樂才會問我的。我現(xiàn)在告訴你,我從自己的感受中體會的。我與你在濠水同游觀魚,悠閑自在,自得其樂。 這魚其實是在水中游戲,從容不迫地觀望著我倆,它們當(dāng)然也和我們一樣,感到十分快樂。”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從容不迫)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芒刺在背 | 東漢 班固《漢書 霍光傳》:“宣帝始立,謁見高廟,大將軍光從驂乘,上內(nèi)嚴(yán)憚之,若有芒刺在背。” |
任人唯親 | 毛澤東《中國共產(chǎn)黨在民族戰(zhàn)爭中的地位》:“過去張國燾的干部政策與此相反,實行‘任人唯親’,拉攏私黨,組織小派別。” |
過了這個村,沒這個店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13回:“這是送上門的。你老人家休錯這主意,過這村,就沒這店了。” |
默不做聲 | 瑪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劉峰默不做聲,順著梯子下了幾階,又回身關(guān)好柜底板。” |
逸游自恣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梁冀傳》:“少為貴戚,逸游自恣。” |
心里有鬼 | 莫應(yīng)豐《將軍吟》第28章:“你這個小子,心里有鬼,不甘心。” |
千錘打鑼,一錘定音 | 郭澄清《大刀記》第十章:“千錘打鑼,一錘定音——隊長,你就決定吧。” |
旁征博引 | 清 王韜《淞隱漫錄》:“生數(shù)典已窮,而女博引旁征,滔滔不竭,計女多于生凡十四則。” |
多情善感 | 唐·陸龜蒙《自遣詩三十首》:“多情善感自難忘,只有風(fēng)流共古長。” |
萬馬奔騰 | 宋 劉一止《水村一首示友人》:“秋光有盡意無盡,萬馬奔騰山作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