赍志以沒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見“赍志而歿”。
出處南朝·梁·江淹《恨賦》:“赍志沒地,長懷無已。”
例子陳夔龍《夢蕉亭雜記》第一卷:“庚子之變,赍志以沒。”
基礎信息
拼音jī zhì yǐ méi
注音ㄐ一 ㄓˋ 一ˇ ㄇㄟˊ
繁體賫志以沒
感情赍志以沒是貶義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志愿沒有實現就死了。
近義詞赍志而歿、赍志以歿、赍志沒地
英語die without fulfilling one's ambitions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綠林大盜(意思解釋)
- 力所能及(意思解釋)
- 長江后浪推前浪(意思解釋)
- 刑期無刑(意思解釋)
- 明爭暗斗(意思解釋)
- 鳳毛麟角(意思解釋)
- 可想而知(意思解釋)
- 不得而知(意思解釋)
- 路無拾遺(意思解釋)
- 吃不了兜著走(意思解釋)
- 扶搖直上(意思解釋)
- 妻兒老小(意思解釋)
- 專心一志(意思解釋)
- 風急浪高(意思解釋)
- 半夜三更(意思解釋)
- 匡謬正俗(意思解釋)
- 經史百子(意思解釋)
- 滿園春色(意思解釋)
- 分工合作(意思解釋)
- 讀書種子(意思解釋)
- 鳳協鸞和(意思解釋)
- 升官發財(意思解釋)
- 橫七豎八(意思解釋)
- 男大當婚(意思解釋)
- 不在話下(意思解釋)
- 背鄉離井(意思解釋)
- 洗耳恭聽(意思解釋)
- 雅俗共賞(意思解釋)
※ 赍志以沒的意思解釋、赍志以沒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不可多得 | 得:得到;獲得。不能得到很多。形容非常稀少;很難得到。 |
輕而易舉 | 輕:輕松;舉:向上托。很輕松很容易地舉起來。形容做事情毫不費力。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他山:別的山。別的山上的石頭。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的外力。 |
將計就計 | 利用對方的計策反過來向對方施計。 |
盲人說象 | 比喻看問題以偏概全。 |
大惑不解 | 惑:疑惑迷亂;解:理解。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輩子。后指對某事或情況懷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
烏合之眾 | 合:聚合;眾;許多人。比喻臨時雜湊的、毫無組織紀律的一群人。 |
如臂使指 | 好像手臂指揮手指一樣。比喻指揮、調動得心應手。 |
銷聲匿跡 | 不出聲;不露面。形容隱藏起來或不公開露面。銷:消失。 |
喜新厭舊 | 厭:厭惡。喜歡新的;厭棄舊的。多指用情不專一。 |
懸崖勒馬 | 在高高的山崖邊上勒住馬。比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清醒回頭。勒:收住韁繩。 |
過而能改 | 有了錯誤就能改正。 |
海底撈月 | 也作“水中撈月”、“海中撈月”。撈:撈取。從海中撈月亮。形容做事白費力氣;根本達不到目的。 |
氣象萬千 | 氣象:景象;萬千:泛指極多。形容景象或事物壯麗而多變化。 |
視死如歸 |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樣平常。形容為了正義事業;不怕犧牲生命。 |
發號施令 | 發、施:發布;下達;號:號令、命令。發布命令;下達指示;進行指揮。 |
徇私舞弊 | 為了個人利益或照顧私人關系而弄虛作假;做不合法規的事。徇:依從;舞弊:用欺騙的方法做違反法規的事。 |
飯囊酒甕 | 比喻只會吃飯喝酒,不會做事的人。 |
款學寡聞 | 形容學問淺、見識少。 |
死對頭 | 指難以和解的仇敵。 |
匡謬正俗 | 糾正錯誤,矯正陋習。 |
戰戰業業 | 戒慎畏懼貌。 |
似是而非 | 是:對;正確;非:不對;錯誤。好像是對的;實際上不對。指表面上相似;實際上不一樣。 |
知往鑒今 | 鑒:借鑒。了解過去作為今天的借鑒。 |
欺人自欺 | 自欺:自我欺騙。欺騙自己,也欺騙別人。 |
善善惡惡 | 稱贊善事,憎惡壞事。形容人區別善惡,愛憎分明。 |
熱氣騰騰 | 熱氣:溫度高的氣體;騰騰:氣體不斷上升的樣子。原意為熱氣盛大。比喻情緒高漲;氣氛熱烈。 |
背鄉離井 | 指遠離家鄉,流落他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