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觸藩籬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羊角勾掛在籬笆上。形容既不能進,也不能退。
出處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三十一回:“前無所往,退無所歸,羊觸藩籬,進退兩難。”
例子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31回:“前無所往,退無所歸,羊觸藩籬,進退兩難。”
基礎信息
拼音yáng chù fān lí
注音一ㄤˊ ㄔㄨˋ ㄈㄢ ㄌ一ˊ
繁體羊觸藩籬
感情羊觸藩籬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比喻進退兩難。
近義詞羝羊觸藩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意思解釋)
- 習非成是(意思解釋)
- 酒囊飯袋(意思解釋)
- 盲人說象(意思解釋)
- 先聲奪人(意思解釋)
- 以權謀私(意思解釋)
- 殺雞取卵(意思解釋)
- 慌里慌張(意思解釋)
- 同心合力(意思解釋)
- 半吊子(意思解釋)
- 進道若退(意思解釋)
- 語重心長(意思解釋)
- 龍爭虎斗(意思解釋)
- 羽旄之美(意思解釋)
- 牛郎織女(意思解釋)
- 兵戎相見(意思解釋)
- 平地一聲雷(意思解釋)
- 身敗名裂(意思解釋)
- 牛驥同槽(意思解釋)
-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意思解釋)
- 膽大心小(意思解釋)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釋)
- 熱氣騰騰(意思解釋)
- 通時合變(意思解釋)
- 圓鑿方枘(意思解釋)
- 福善禍淫(意思解釋)
- 紛紅駭綠(意思解釋)
- 餓殍遍野(意思解釋)
※ 羊觸藩籬的意思解釋、羊觸藩籬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 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
脆而不堅 | 脆弱而不堅實。形容虛有其表。 |
說東道西 | 沒有中心地隨意說。 |
疾如旋踵 | 旋踵:轉動腳跟。快得就像轉動一下腳跟。形容變化很快。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他山:別的山。別的山上的石頭。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的外力。 |
響答影隨 | 如應聲和答、形影相隨。比喻兩者緊密相連。 |
莫衷一是 | 莫:不;還是;衷:折衷;斷定;是:對。指不知哪個正確。形容各種意見都有。得不出一致的看法。 |
白費心機 | 白費心思,形容徒勞無益。 |
居重馭輕 | 指人主掌握兵權以制政權。 |
普天同慶 | 普:普遍;天:天下;慶:慶賀。普天下共同慶祝。 |
刻骨銘心 | 刻:刻劃;銘:在金屬上刻寫。刻在骨頭上;銘刻在心靈中。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 |
同室操戈 | 自家人動刀槍。泛指內部相爭。操:拿;戈:古代的一種兵器。 |
驚心動魄 | 原指作品文辭優美;使人感受極深;震動極大。后形容令人震驚、感動、緊張之極。 |
喔咿儒睨 | 儒睨:強笑的樣子。形容老著臉皮,強作歡顏。 |
藏形匿影 | 藏、匿:隱藏。隱藏形跡,不露真相。 |
一場空 |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 |
衣錦還鄉 | 衣:穿;錦: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穿著華麗的衣服回到故鄉;表示向親鄰炫耀自己的富貴。 |
專心一志 |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
拔茅連茹 | 茅:白茅,一種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牽連的樣子。比喻互相推薦,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 |
龍爭虎斗 | 龍與虎之間的爭斗。形容斗爭或競賽十分激烈緊張。 |
樹欲靜而風不止 | 樹要靜止,風卻不停地刮著。比喻事物的客觀存在和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
流里流氣 | 舉止輕浮,品行不端。 |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極,混一天算一天,沒有積極主動的精神。 |
舉直錯枉 | 舉:選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錯:通“措”,廢棄,放棄。枉:彎曲,比喻邪惡之人。起用正直賢良,罷黜奸邪佞人。亦作“舉直厝枉”、“舉直措枉”。 |
共為唇齒 | 比喻互相輔助。 |
立竿見影 | 立起竿子馬上就可以見到竿的影子。比喻立見功效。 |
子繼父業 | 兒子繼承父親的事業。 |
南征北戰,東蕩西殺 | 征:征戰;蕩:掃蕩。形容轉戰南北,奮勇殺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