儉以養德
儉以養德 (儉以養惪 ) 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jiǎn yǐ yǎng dé,儉以養德是中性詞。。。。

拼音讀音
拼音jiǎn yǐ yǎng dé
怎么讀
注音ㄐ一ㄢˇ 一ˇ 一ㄤˇ ㄉㄜˊˊ
繁體儉以養惪
出處三國·蜀·諸葛亮《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勸誡人。
※ 成語儉以養德的拼音、儉以養德怎么讀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成語大全提供。
在線漢字轉拼音
水至清則無魚 | 水太清,魚就存不住身,對人要求太苛刻,就沒有人能當他的伙伴。比喻過分計較人的小缺點,就不能團結人。 |
惡衣惡食 | 惡: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
揮霍無度 | 任意花錢沒有節制。揮霍;亦作“揮攉”。搖手稱揮;反手稱攉。引申為任意花錢。度:限度。 |
四書五經 | 四書:亦稱四子書,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書》、《禮》、《易》、《春秋》。指儒家經典。 |
外圓內方 | 形容外表隨和;內里剛直。圓:圓通;方:方正。 |
天昏地暗 | 天色昏黃不清;大地黑暗不明。多指云霧遮蔽日月或風沙漫天的景象。昏:昏暗。 |
明爭暗斗 |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進行爭斗;形容內部鉤心斗爭;互相爭斗的情況。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離家去當和尚、尼姑。不是從小而是年歲大點才去當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學著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必由之路 | 必:一定;由:經過。一定要經過的道路。 |
知其不可而為之 | 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堅決。有時也表示倔強固執。 |
化鴟為鳳 | 比喻能以德化民,變惡為善。鴟,貓頭鷹,古人以為兇鳥。語本《后漢書·循吏傳·仇覽》:“時考城令河內王渙,政尚嚴猛,聞覽以德化人,署為主簿。謂覽曰:‘主簿聞陳元之過,不罪而化之,得少鷹鹯之志邪?’覽曰:‘以為鷹鹯不若鸞鳳。’” |
一場空 |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 |
火燭銀花 | 猶火樹銀花。形容張燈結彩或大放焰火的燦爛夜景。 |
倦鳥知還 | 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巢。比喻辭官后歸隱田園;也比喻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 |
珠玉之論 | 形容精辟的言論,卓越的見解。 |
室邇人遙 | 見“室邇人遠”。 |
春光明媚 | 明媚:鮮艷可愛;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 |
黑天半夜 | 指深更半夜。 |
斷織勸學 | 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后比喻勸勉學習。 |
綿里藏針 | 綿絮里邊藏著針。比喻外表溫柔;內心尖刻厲害;也比喻柔中有剛。 |
雷大雨小 | 比喻說得多,做得少,聲勢很大,實效很小。 |
匪夷所思 |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規;引申為尋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據常理所想象出來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談、技藝、事情等離奇;超出尋常。 |
當頭棒喝 | 當頭:迎頭;喝:大聲喊叫。原是佛教用語。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用棒迎頭一擊;或大喝一聲;以考驗對方的領悟程度。現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一剎那 | 剎那:梵文ksana的音譯。指十分短促的時間。 |
落落寡合 | 落落:孤獨的樣子;不合群。寡:少;合:合群。孤孤單單;很難合群。 |
薪盡火滅 | 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滅了。比喻死亡。 |
餓殍遍野 | 殍:人餓死后的尸體。餓死的人到處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災禍饑饉大批餓死的悲慘景象。 |
豁然開朗 | 豁然:開闊敞亮的樣子;開朗:地方開闊;光線充足、明亮。指一下子出現了開闊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種道理;心情十分舒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