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盡甘來 |
盡:終結(jié);甘:甜;美好。比喻艱苦的日子已經(jīng)過去;美好的時光已經(jīng)到來。 |
隔靴搔癢 |
隔著靴子撓癢癢。原為禪宗用語;比喻領(lǐng)會佛理不夠透徹;未能悟境觸機。后比喻說話寫文章沒有抓住主題;不中肯;不貼切;或做事沒有抓住關(guān)鍵;不解決問題。 |
用智鋪謀 |
運用智力,設(shè)謀略。亦作“用計鋪謀”。 |
夸大其詞 |
詞:言論。語言夸張;超過事實。 |
同病相憐 |
比喻因有同樣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憐:憐惜。 |
說雨談云 |
雨、云:男女歡合。談?wù)撃信畾g合之事。 |
鑒影度形 |
觀察揣度人的形跡。 |
一擁而上 |
形容周圍的人同時向一個目標(biāo)猛擠過去。 |
驚心動魄 |
原指作品文辭優(yōu)美;使人感受極深;震動極大。后形容令人震驚、感動、緊張之極。 |
歸十歸一 |
謂有條有理。 |
百無一是 |
是:對的;正確的。一點正確的地方也沒有。 |
民不畏死 |
畏:懼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氣慨。 |
今是昨非 |
現(xiàn)在是對的;過去錯了。 |
難上加難 |
難:不容易。形容極端的難度。 |
惡醉強酒 |
強:硬要。怕醉卻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
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 |
加諸膝:放在膝蓋上;墜諸淵:推進深淵。指不講原則,感情用事,對別人的愛憎態(tài)度,全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 |
香火姻緣 |
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香火因緣”。《北史·陸法和傳》:“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豈規(guī)王位?但于空王佛所,與主上有香火因緣,且主上應(yīng)有報至,故救援耳。” |
會少離多 |
相會少,別離多。感慨人生聚散無常或別離之苦。 |
雷大雨小 |
比喻說得多,做得少,聲勢很大,實效很小。 |
愛毛反裘 |
古時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視根本,輕重倒置。 |
祝哽祝噎 |
祝:禱祝;哽、噎:食物堵住食道。古代帝王敬老、養(yǎng)老的表示:請年老致仕者飲酒吃飯,設(shè)置專人禱祝他們不哽不噎。 |
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 |
九州:指全中國。月亮普照全中國,而人間苦樂不同,少數(shù)人過著吃喝玩樂奢侈豪華的生活,好多人卻過著饑寒交迫的苦日子。 |
唯利是圖 |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獨;圖:貪圖;追求。 |
耳聰目明 |
聰:聽覺靈敏。形容聽覺和視覺非常機敏明利。 |
圓鑿方枘 |
鑿:榫眼;枘:榫頭。方榫頭插不進圓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
歲寒三友 |
松、竹經(jīng)冬不凋,梅花耐寒開放,因此有“歲寒三友”之稱。 |
改惡向善 |
指不再做惡,重新做好人。 |
欲速則不達 |
速:快;達:達到。指過于性急圖快,反而不能達到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