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言影語 |
捕風捉影的話語。 |
放牛歸馬 |
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比喻戰爭結束,不再用兵。 |
節用裕民 |
節約用度,使人民過富裕的生活。 |
用智鋪謀 |
運用智力,設謀略。亦作“用計鋪謀”。 |
斗方名士 |
斗方:一二尺見方的詩幅或書畫頁;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斗方上寫詩或作畫以標榜的“名士”。舊指冒充風雅的人。 |
門當戶對 |
門、戶:代指整個家庭的社會地位、經濟狀況和家庭成員的文化程度等;當:相稱;對:合適;對等。舊指男女雙方家族的社會政治地位和經濟狀況不相上下;適宜通婚結親?,F泛指人與人的身份相等;物與物的對稱適合等。 |
論黃數白 |
①謂任意評論是非好壞。②點了黃金又數白銀。極言財富之多。 |
走馬觀花 |
騎在跑著的馬上看花。比喻匆忙、粗略地觀察了解。走:跑。 |
打腫臉充胖子 |
比喻寧可付出代價而硬充作了不起。 |
千錘打鑼,一錘定音 |
比喻在眾說紛紜的情況下發表決定性的意見。 |
兵無常勢 |
兵:戰爭;常:常規、不變;勢:形勢。指用兵作戰沒有一成不變的方式。指根據敵情采取靈活對策。 |
廣闊天地 |
指可以發揮作用做出成就的廣大領域 |
事與愿違 |
事實與愿望相反。指原來打算做的事沒能做到。 |
面有難色 |
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 |
萬變不離其宗 |
宗:宗旨、目的。盡管形式上變化多端,其本質或目的不變。 |
雅俗共賞 |
雅俗:文雅和粗俗。舊時把文化高的人稱“雅人”;把沒文化的人稱“俗人”;賞:欣賞。無論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賞。形容藝術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為各種人所接受。 |
坑坑洼洼 |
形容物體表面凹凸不平,高高低低。 |
牛頭不對馬嘴 |
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不相合。 |
去住兩難 |
去也不好,留也不好,左右為難。 |
為所欲為 |
做想要做的事。形容任意而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為:做。 |
舉措不當 |
舉措:舉動,措置。指行動措施不得當。 |
一枕黃粱 |
比喻夢幻的不現實的好事;也比喻想要實現的美好理想不能實現;落得一場空。 |
好來好去 |
善始善終。 |
英雄所見略同 |
所見:所見到的,指見解;略:大略,大致。英雄人物的見解基本相同同。這是對意見相同的雙方表示贊美的話。 |
一時無兩 |
無兩:沒有第二個。即沒有可以相比的。 |
獨占鰲頭 |
鰲:傳說中的大海龜、海鱉。舊時皇宮的殿門前臺階中間刻有飛龍及巨鰲的浮雕;皇帝在殿前召見新考中的狀元、榜眼等人。狀元跪在前面;正好是飛龍巨鰲浮雕的頭部。原指科舉考試中了狀元。現泛指占首位或第一名。 |
聞所不聞 |
聽到從未聽到過的。形容事物非常希罕。 |
紅塵客夢 |
紅塵:佛家指人世間。比喻塵世虛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