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邦論道 |
指治理國家,談論治國之道。比喻位居高層 |
轍鮒之急 |
轍鮒:陷在干涸車轍中的鯽魚。比喻因厄迫身。 |
余波未平 |
指某一事件雖然結束了,可是留下的影響還在起作用。 |
命中注定 |
命:命運;人一生的遭遇;注定:預先決定。舊時迷信說法;指命運早已決定了。 |
又紅又專 |
具有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又掌握專業知識和專門技術。 |
牛口之下 |
借指卑下的地位。 |
屈指一算 |
屈:彎曲。扳著指頭一算。 |
算盡錙銖 |
算:計算;錙銖:舊制1兩=4錙,1兩=24銖,比喻極其微小的數量。極微小的數量也要算。指苛斂錢財。 |
通都大邑 |
都:都市;邑:城。四通八達的大都會、大城市。 |
不翼而飛 |
翼:翅膀;不翼:沒有翅膀。沒有翅膀就飛走了。形容消息等流傳迅速;也比喻東西突然不見了。也作“無翼而飛”。 |
燕雀安知鴻鵠志 |
鴻鵠:天鵝。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遠大者的抱負。 |
粗服亂頭 |
粗服:粗布衣服;亂頭:蓬頭亂發。形容不講究修飾。 |
善游者溺 |
會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為有某種本領,因此而惹禍。 |
異寶奇珍 |
珍異難得的寶物。 |
理直氣壯 |
直:正確、合理、充分;氣壯:氣勢旺盛。理由正確、充分;說話的氣勢就很盛。 |
如癡如醉 |
形容神態失常,失去自制。 |
狼吞虎咽 |
像狼虎一樣吞咽東西。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專一,反復無常。 |
斷章截句 |
不顧上下文義,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彎曲原意。斷、截:割裂。 |
哀兵必勝 |
哀兵:由受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一說“哀;憫也”。憐惜和慈愛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懷著激憤情緒為正義而戰的軍隊一定能打勝仗。反引申為由橫遭侵凌殘害而悲憤滿腔的國家和民族;能奮起抗戰;必獲勝利。②慈愛士卒而得人心者勝。 |
師嚴道尊 |
為師之道要尊貴、莊嚴。《禮記 學記》:“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宋 韓淲《澗泉日記》:“鄭康成事馬融,三年不得見,乃使高業弟傳授于玄……漢之師道尊嚴如此。” |
天下為一 |
一:統一。指國家統一 |
踉踉蹌蹌 |
走路歪歪斜斜的樣子。 |
母夜叉 |
比喻兇悍的婦女。 |
超凡入圣 |
凡:凡人;普通人。超越凡俗;進入圣賢境界。后來多指學術、技藝、修養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 |
變化無方 |
方:方向,引申為準則。善于變化沒有固定的方向或程式。形容行動不因循守舊,變化多端。 |
廣開言路 |
盡量創造使人們能充分發表意見的條件。 |
音容如在 |
聲音和容貌仿佛還在。形容對死者的想念。同“音容宛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