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亭怨(舊居有感)
長亭怨(舊居有感)。宋代。張炎。 望花外、小橋流水,門巷愔愔,玉簫聲絕。鶴去臺空,佩環何處弄明月。十年前事,愁千折、心情頓別。露粉風香誰為主,都成消歇。凄咽。曉窗分袂處,同把帶鴛親結。江空歲晚,便忘了、尊前曾說。恨西風不庇寒蟬,便掃盡、一林殘葉。謝楊柳多情,還有綠陰時節。
[宋代]:張炎
望花外、小橋流水,門巷愔愔,玉簫聲絕。鶴去臺空,佩環何處弄明月。十年前事,愁千折、心情頓別。露粉風香誰為主,都成消歇。
凄咽。曉窗分袂處,同把帶鴛親結。江空歲晚,便忘了、尊前曾說。恨西風不庇寒蟬,便掃盡、一林殘葉。謝楊柳多情,還有綠陰時節。
望花外、小橋流水,門巷愔愔,玉簫聲絕。鶴去臺空,佩環何處弄明月。十年前事,愁千折、心情頓別。露粉風香誰為主,都成消歇。
凄咽。曉窗分袂處,同把帶鴛親結。江空歲晚,便忘了、尊前曾說。恨西風不庇寒蟬,便掃盡、一林殘葉。謝楊柳多情,還有綠陰時節。
唐代·張炎的簡介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
? 張炎的詩(306篇) 〕
宋代:
左緯
妻兒共一區,日夜謹相守。遙驚白旗來,不覺四散走。
汝死吾不知,吾亡汝何咎。隔林聞哭聲,相見真成偶。
妻兒共一區,日夜謹相守。遙驚白旗來,不覺四散走。
汝死吾不知,吾亡汝何咎。隔林聞哭聲,相見真成偶。
宋代:
陸游
我悔不學農,力耕泥水中,二月始穡事,十月畢農功。
我悔不學醫,早讀黃帝書,名方手自緝,上藥如山儲。
我悔不學農,力耕泥水中,二月始穡事,十月畢農功。
我悔不學醫,早讀黃帝書,名方手自緝,上藥如山儲。
宋代:
梅堯臣
汴渠溯復沿,自可見遲速。來時遲有糧,去恨速無谷。
有糧安計程,無谷不遑宿。霜高萬物枯,源水縮溪谷。
汴渠溯複沿,自可見遲速。來時遲有糧,去恨速無谷。
有糧安計程,無谷不遑宿。霜高萬物枯,源水縮溪谷。
近代:
施蟄存
此水有傲骨,千秋出處艱。左行防陷澤,北注復歸山。
白石漱不盡,貞禽去即還。流香莫嫌近,蘭芷老逾慳。
此水有傲骨,千秋出處艱。左行防陷澤,北注複歸山。
白石漱不盡,貞禽去即還。流香莫嫌近,蘭芷老逾慳。
元代:
楊維楨
桂樹叢生兮軒之陽。沐雨露兮含風霜。王孫不歸兮春草歇而不芳。軒中之人兮壽而康。
折瓊枝以為佩兮餐金粟以為糧。軒中之樂兮樂無央。
桂樹叢生兮軒之陽。沐雨露兮含風霜。王孫不歸兮春草歇而不芳。軒中之人兮壽而康。
折瓊枝以為佩兮餐金粟以為糧。軒中之樂兮樂無央。
:
金幼孜
養就丹砂雪作團,終朝俛啄近瑯玕。三山碧海休歸去,好向瑤池弄羽翰。
養就丹砂雪作團,終朝俛啄近瑯玕。三山碧海休歸去,好向瑤池弄羽翰。